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3
0

選定平台主題之後,我並沒有立刻投入開發,而是花了幾天時間與 AI 深入討論,釐清開發前的各項技術細節。這段「準備期」對專案方向的確立極為關鍵,也讓我這個完全沒有網頁開發經驗的桌面工程師,逐步建立起對整體架構的理解與信心。


以需求為出發點:明確問題 → 聚焦解法

透過與 ChatGPT、Gemini、Grok 等多個 AI 工具的反覆對談,我逐步釐清了以下幾個核心問題:

  • 我的應用需要哪些主要功能?
  • 市面上是否已有類似產品可供參考?
  • 使用者會在哪些裝置上操作?手機?平板?還是電腦?
  • 是否需要跨裝置的資料同步?

透過這些討論,我對目標需求逐漸釐清,同時實際下載並使用了幾款兒童任務管理相關的 App,這也幫助我更明確地確定整個平台的設計方向。最後,我歸納出平台的三大核心目標:

  • 可愛且有互動感的動畫介面
  • 跨平台一致的使用體驗
  • 雲端資料即時同步

因此,技術選型的條件也變得清晰:
需要一套能支援多裝置、即時同步,且對動畫表現友善的技術組合。


技術選型過程:AI 的建議與實際驗證

我原本較熟悉桌面跨平台開發工具(如 Qt),但與 AI 討論後,AI 建議我嘗試 Web 技術。於是我開始用 AI 幫忙寫出簡單的 Web 元件,並很快感受到 Web 技術在 AI 輔助下的強大:

  • AI 不僅能生成完整 UI 元件,還能調整動畫速度、配色與互動邏輯,彷彿有設計師和工程師同時在線協助。
  • Web 技術的視覺表現力強,非常適合打造孩子們樂於點擊互動的活潑畫面,且 AI 能迅速實現這些設計。

於是我決定整個平台採用 Web 技術開發,由 AI 主導程式碼生成,我負責把關與驗證。


最終選擇的技術組合

  • 前端框架:React + TypeScript
    React 是當前主流前端框架之一,擁有豐富社群資源與高 AI 支援度。搭配 TypeScript,更能發揮 AI 在介面設計上的輔助優勢。

  • 應用架構:PWA(Progressive Web App)
    PWA 結合網站與 App 優點,能安裝到主畫面,提供接近原生 App 的使用體驗,特別適合孩子與家長每日打開使用。

  • 後端平台:Firebase
    Firebase 提供驗證、資料庫、Functions、Storage 與 Hosting 等完整後端服務,對個人開發者非常友善。無需自架伺服器,可專注開發功能。


雖然 Firebase 有些限制,但對新手來說,非常適合快速上手。
加上 Firebase 提供基本免費方案與付費方案的「三個月新手保護期」,開發初期即使流量上升,也不會立即爆預算。


Firebase 使用過程中遇到的挑戰

  • 圖片檔案過大
    一開始沒做圖片壓縮,導致 Hosting 流量激增。

  • Firestore 批次刪除速度慢
    大量刪除或查詢資料時介面有延遲。

  • 部署次數增加造成累積容量上升
    隨著專案不斷部署與更新,Firebase 的存儲容量逐漸累積,導致超過免費使用量。

發現問題後,我請 AI 協助提出解決方案並迅速進行改善,目前系統表現已在可接受範圍內。
不過需要特別留意的是,Firebase(特別是 Firestore)是以資料讀寫頻率計費,若應用涉及大量資料操作,成本可能迅速增加。此外,Firestore 採用非關聯式、扁平化結構,並不適合處理需要複雜關聯查詢或深層資料結構的應用,因此有必要視需求評估其他後端方案的可行性。


TaskyVenture 技術總整理

目前平台主要使用的技術包括:

  • 前端框架:React + TypeScript
  • 應用架構:PWA(跨平台支援)
  • 後端平台:Firebase(Authentication、Firestore、Functions、Hosting)

這些技術我完全是從零開始,靠與 AI 持續對話學習,邊實作邊解決問題,逐步拼湊出完整平台。
這不只是技術選型,更是一場全新學習模式的嘗試。


我不是工程師,而是 AI 專案經理

坦白說,就算現在要我從零開始獨立完成整個平台,我依然無法獨力完成。
但在 AI 的協助下,我反而更深刻地體會到:

對具備程式基礎的工程師來說,關鍵不再是「自己會寫程式」,而是「懂得什麼時候該用哪些技術、該問什麼問題,以及如何與 AI 有效溝通,指揮它完成任務」。

在這個專案中,我的角色更像是「AI 專案經理兼產品驗證者」,負責創造需求、釐清細節、審核成果,然後把具體的工程任務交給 AI 團隊執行。

整個過程幾乎是透過與 AI 的持續對話學習,犯錯就修正、邊問邊做,最終建立起一套可行的開發流程。
對我而言,這不只是技術選型,更是一場學習方式的創新實驗。
雖然獨立開發仍有挑戰,但只要掌握如何明確描述需求、有效溝通與審核成果,工程細節就能放心交給 AI 夥伴們處理。


敬請期待下一篇《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:AI 助我走出第一步》


上一篇
(Day 2)我的 AI 協作夥伴:開發過程中的分工、觀察與反思
下一篇
(Day 4)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:AI 助我走出第一步
系列文
VIBE CODING 全紀錄:0 經驗用 AI 打造 PWA 兒童任務管理平台》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